1.什么是气质?

2.为什么有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会很有气质?

3.关于气质和形象

4.365婴儿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5.你相信有天性很坏的孩子吗?

什么是气质?

先天气质的九大维度_先天气质的五种类型

气质

编辑?[qì zhì]?

气质,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人的风度;模样。语出宋 张载 《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金 元好问 《送刘子东游》诗:“ 刘郎 世旧出雄边,生长 幽 并 气质全。”《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程元玉 抬头看时,却是三十来岁的模样,面颜也尽标致,只是装束气质,带些武气,却是雄赳赳的。”基本解释气质是根据人的姿态、长相、穿着、性格、行为等元素结合起来给别人的一种心理感觉,即称为气质。气质是用来形容人的,相对而言,形容场所的各种感觉,则是用气氛来形容。详细解释1、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宋张载《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金元好问《送刘子东游》诗;刘郎世旧出雄边,生长 幽 并 气质全。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既得为人,其聪明睿哲同,其性情气质同。鲁迅《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虽然我还无从明白其前因,是由于气质的本然,还是战后的暂时的劳顿。2、 风度;模样《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元玉 抬头看时,却是三十来岁的模样,面颜也尽标致,只是装束气质,带些武气,却是雄赳赳的。《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向知府 道:‘好个气质,像正经人家的儿女。3、犹风骨《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汉 至 魏 ,四百馀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於情理之说, 子建 、仲宣 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宋司马光《和吴冲卿三哀诗》:“圣俞 诗七千,历历尽精绝,初无追琢勤,气质禀清洁。4、指气体清谭嗣同《仁学》一:“譬於烛久爇则尽跋,非烛灭也,化为气质、流质、定质也。”5、气质(Temperament):(1)指个人的性情或脾气。(2)指个人心情随情境变化而随之改变的倾向,亦即个体的反应倾向。(3)风格;气度。说文解字气质就是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的质量。于人之外,表现为神,开荣于面容肤色,眼神鼻壮,眉目清秀,发质黝黑。双目放光,眉飞色舞,神飞扬是为气质之象。基本含义编辑心理学释义盖伦最先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用气质代替了希波克拉底体液理论中的人格,形成了4种气质学说,此分类方式一直在心理学中沿用至今。气质(Temperament)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一落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有的孩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的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通俗解释气质在社表现的,是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然后所发挥的一个人内在魅力的质量的升华。所指的人格魅力有很多的,比如修养、品德、举止行为、待人接物、说话的感觉等等等等,所表现的有高雅、高洁、恬静、温文尔雅、豪放大气、不拘小节、立竿见影等。所以,气质并不是自己所说出来的。而且自己长久的内在修养平衡以及文化修养的一种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 。生理解释对于气质的解释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生理与情绪之间的人之内在的化学反应~~气质是由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反应出的人格特征,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在新生儿期即有表现:如有的婴儿安静,有的好哭,必然影响其父母或哺育者与婴儿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人格的形成。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上,如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等。具体表现为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力的大小、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知觉或思维的快慢等。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呈现独特的色彩。气质与人格的区别在于,人格的形成除以气质、体质等先天禀赋为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决定作用;而气质是人格中的先天倾向。奥尔波特定义奥尔波特把气质、智力和体质都看作人格形成的原料。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气质是人格的情绪组成部分,奥尔波特认为气质是个人情绪本质的特有现象,包括对情绪刺激的易感性,一贯反应的强度和速度,主导心境的性质,以及心境波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和强度,这些现象度被看作是依赖于本质构造的,所以它们主要是器官的遗传特质。古人解释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它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出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气质是一个古老的心理学问题。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4种体液的气质学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来自拉丁语—Sanguis)、粘液(来自希腊语—Phlegma)、黄胆汁(来自希腊语—Chole)和黑胆汁(来自希腊语—Melanoschole)。四种体液谐调,人就健康,四种体液失调,人就会生病。希波克拉特曾根据哪一种体液在人体内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多血质的人体液混合比例中血液占优势,胆汁质的人体内黄胆汁占优势,粘液质的人体内粘液占优势,抑郁质的人体内黑胆汁占优势。几世纪以后,罗马医生哈林(Galen)用拉丁语“Emperametnum”一词来表示这个概念。这就是“气质”(Temperament)概念的来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分为“中行”、“狂”、“狷”三类。他认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意思是说,“狂者”一类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进取的,他们“志大言大”,言行比较强烈表现于外;属于“狷者”一类的人比较拘谨,因而就“有所谨畏不为”;“中行”一类的人则介乎两者之间,是所谓“依中庸而行”的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医学中,曾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把人的某些心理上的个别差异与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按阴阳的强弱,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具有不同的体质形态和气质。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和“土形”,也各有不同的肤色、体形和气质特点。这两种分法是互相联系的。作为分类基础的阴阳与近代生理学研究的兴奋和抑制有某些类似之处。心理学分类EAs模型A.H.巴斯和普洛明提出气质的EAs模型,确定三种气质倾向:情绪性,指个体情绪反应的强度;活动性,指个体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交际性,指个体的人际交 往特点。A.托马斯和切斯提出儿童气质的九个维度,即活动水平、节律性、主动或退缩、适应性、反应阈限、反应强度、情绪质量、分心程度、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并据此划分三种气质类型:易教养型、困难型和缓慢发动型。体液学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很早就观察到人有不同的气质,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希波利特根据人体内的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比例,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1)多血质:体液中血液占优势(2)黏液质:体液中黏液占优势(3)胆汁质:体液中黄胆汁占优势(4)抑郁质:体液中黑胆汁占优势?养成气质最主要的特点是由内而外,气质的培养是最为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是平时不断的自我提升 。对于气质,人的内在表现最为重要的~气质给人的美感也有很多:怎么样才能做到气质美呢?气质是指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风格以及气度。性格开朗、潇洒大方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聪慧的气质;性格开朗、温文尔雅,多显露出高洁的气质;性格爽直、风格豪放的人,气质多表现为粗犷;性格温和、风度秀丽端庄,气质则表现为恬静……无论聪慧、高洁,还是粗犷、恬静,都能产生一定的美感。相反,刁钻奸滑、孤傲冷僻,或卑劣萎靡的气质,除了使人厌恶以外,绝无美感可言。气质美看似无形,实为有形。它是通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性特征、言行举止等表现出来的。气质外化在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走路的步态,待人接物的风度,皆属气质。以下六要素也有助于提升气质美:1.多照镜子镜子并不是自恋的代名词,事实上,镜子是你忠实的朋友,通过它,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更重要的是,每天对着镜子说一遍“我很美丽”,这会带给你更多的自信,唯有爱自己,才会更美丽。2.保持快乐的心境每个人最闪亮最有魅力的时候往往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一个整日愁眉苦脸的人,通常美不到哪去。情绪可以轻易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所以,每天都学会保持快乐的心境,你会从内到外地发光。3.爱情是滋润剂恋爱中的女人最美丽。这句俗到不能再俗的话却是至理名言。女人在陷入爱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有一种充实的心情,恋爱中的女人也会学会去包容。一份成熟的感情,能够磨砺出成熟美丽的气质。4.多与你觉得充满魅力的女性沟通表情是可以传染的。多与笑容充满魅力的女性对话,你也会在不自觉间被感染到,学会更有魅力的表情。5.与不同辈、不同类型的人交流一个人的魅力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而积累起来的,对于相对年轻的女性来说更是如此。在与年长或者外国朋友交流时,自己的表情、语言和视线都随不同的人而有一些微妙的调整,这种交流过程会帮助你积累与人交往的魅力。6.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笑容自然、灿烂的笑容是予人第一印象的最佳利器。多面对镜子练习精准又自然的微笑,检讨自己的笑是否僵硬或牵强夸张,记得打从心里的笑才是最自然、坦诚的。许多人并不是靓女俊男,但在他们的身上却洋溢着夺人的气质美:认真,执着,聪慧,敏锐。这是真正的气质美,是和谐统一的内在美。追求美而不误解美、亵渎美,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热爱美、追求美的人都要从生活中领悟美的真谛,把美的外貌和美的气质、美的德行与美的语言结合起来,展现出人格、气质、外表的一个完整的美好形 象来。培养一:沉稳(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4)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5)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6)讲话不要有任何的慌张,走路也是。二:细心(1)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2)对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要发掘它们的根本症结。(3)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进或优化的建议。(4)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5)经常去找几个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或弊端。(6)自己要随时随地对有所不足的地方补位。三:胆识(1)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词句(2)不要常常反悔,轻易推翻已经决定的事。(3)在众人争执不休时,不要没有主见。(4)整体氛围低落时,你要乐观、阳光。(5)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为有人在看着你。(6)事情不顺的时候,歇口气,重新寻找突破口,就结束也要干净利落。四:大度(1)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伙伴的人变成对手。(2)对别人的小过失、小错误不要斤斤计较。(3)在金钱上要大方,学习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4)不要有权力的傲慢和知识的偏见。(5)任何成果和成就都应和别人分享。(6)必须有人牺牲或奉献的时候,自己走在前面。与心理素质关系强而平衡,灵活性高的多血质。这种人情感和情绪发生迅速,表露于外,极易变化,灵活而敏捷, 动作活泼好动,但往往不求甚解。工作适应力强,讨人喜欢,交际广泛。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见异思[2]迁而显得轻浮。弱而平衡,灵活性低的黏液质。这种人情绪比较稳定,兴奋性低,变化缓慢,内向、喜欢沉思。思维和言行稳定而迟缓,冷静而踏实。对工作考虑细致周到,不折不扣,坚定地执行自己已经做出的决定,往往对已经习惯了的工作表现出高度热情,而不容易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弱性,易抑制的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不易外露。对事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体察到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东西,观察事物细致。行动缓慢、多愁善感,也易于消沉,干工作常常显得信心不足,缺乏果断性。交往面较窄,常常有孤独感。人的气质带有先天遗传的性质,它能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气质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才能发挥优点、克服缺点,实现自己心理素质基础的一定程度上的转化。与职业选择关系气质本身并没有善恶、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气质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每一种职业领域都可以找出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同一气质的人在不同的职业部门都能做出突出的贡献。但是,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的岗位,却对从业人员的气质有不同的要求。某种气质特征,往往能为胜任某项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而对另一些工作又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研究和实践都表明:气质特征是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之一。1.胆汁质气质与职业的选择胆汁质的基本特征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情绪兴奋性高,易冲动,反应迅速,心境变化剧烈。择业时,主动性强,具有竞争意识,通常倾向选择且适合于竞争激烈、冒险性和风险性强的职业或社会服务型的职业,如运动员、改革者、探险者等,甚至到偏远及开放地区从业。2.多血质气质与职业选择多血质的主要特征是活泼,好动,敏感,反应快,善于交际,兴趣与情绪易转换。择业时,积极主动,热情大方,善于推销自己,适应性强,很受用人单位欢迎。通常适合于出头露面,交际方面的职业,如记者、律师、公关人员、秘书、艺术工作者等。3.粘液质气质与职业选择粘液质的主要特征是安静,稳定,反应迟缓,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择业时,沉着冷静,目标确定后,具有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韧性,从而弥补了其他素质的不足。一般适合于医务、图书管理、情报翻译、教员、营业员等工作。4.抑郁质气质与职业选择抑郁质的典型特征是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行动迟缓,感受性强,敏感,细致。择业时,思虑周密,有步骤,有,一般较适合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等。以上只是从气质典型的角度论及各种气质与职业选择的关联。每一个求职者应从自己的实际气质特征出发,认真考察职业气质要求与自身特征的对应关系,选择那些能使自己气质的积极方面得到发挥的职业与岗位,避开消极的一面?

为什么有的人第一眼看上去会很有气质?

气质是一个很内在的东西,是由内而外的,包括一个人的知识涵养、受教育程度、人生观、价值观、脾气性格,最后才是相貌形体。

不可否认,一个长相清丽脱俗的女人或英俊潇洒的男士,只要稍加注意就能让人觉得很有气质,很有吸引力。而一个相貌丑陋,五短肥胖的人无论如何博学多才,也很难给人第一眼的惊艳。

可是与人相处不是只看第一眼的,内心贫乏的人就算貌美如画也会给人花瓶的感觉,无法深交深谈;而一个有独到见解,睿智博学的人身上自然会流露出一种气场(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气质)。

一旦相处就会欣赏甚至钦佩,当一个人给以别人这样的感觉时,那些外貌上的缺陷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当然,极个别的极端案例应该是例外。

气质,究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到?记得一个心理学家解释过气质的形成(哈哈,说形成就说明是后天的了):气质是不可以学习的,但是可以被传染 。也许他想说的就是熏陶,是一种心理行为到外泄的感染力。气质,是一个人出现时,给人的第一感觉,甚至还没有看清面貌,远远出现,就会给人以印象,或喜爱或憎恶(所以,气质可以被喜恶,说明气质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从小到大,唱歌跳舞打乒乓下围棋,还喜欢读,读传记,我家的大院里,除了工人和行政人员子弟一般不太喜欢读书,所有?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熏陶。当然,父母爱读书,也许就是家庭有文化的氛围吧?母亲爱好广泛,搞的是技术,却订阅了中国出版的所有 社会 科学和文学刊物。读书,也许就是那种所谓的文化熏陶。

中学开始,偶然有同学说我有风度。大学三四年级,到毕业后十几年,出门回头率实在太高,在人比较集中的大街上, 几乎所有人会回头呆呆地看着我走过去;而我从来不是浓眉大眼高鼻梁小嘴巴,中国传统美人儿。回头率高不是好事,我先生经常因为有男人太放肆跟人打架。如果我自己出门,就基本上每次都会被男人跟着,在意大利法国更过分,那些男人可以几个小时可以跟着我,吓得我要命。在英国我是比较安全,街上跟着遇到过几次,但是大多数比较文明地搭讪,或者远远地坐在附近(我刚刚搬到伦敦海德公园的时候,会经常去公园散步,读书。后来遇到几次这样的事情,就不敢一个人坐在公园草坪读书了)。

在英国出租里(那时候因为年轻,司机也比较放肆,现在就不敢问我问题了)司机经常问我,你先生是亿万富翁吗?或者你是空中**吗?为什么他们会这样问?定位很奇怪啊!我就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孩

那么气质究竟是什么呢?是一种迷茫空中的精神?还是迷茫在空中的一种人性?

我跟我的一个英国朋友聊起过我的困惑,他说,因为你特别啊!哈哈哈,当时我听到这个结论,大吃一惊!中国人从来不这样评论人。而且,我从来没有这样觉得自己,穿衣打扮非常端庄,举止行为非常不苟言笑,不开玩笑,更没有过用媚眼勾人。哈哈哈,而且最重要的,我上身很瘦,没有胸脯。

那么是决定于气质吗?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气质是一种美?有没有气质是不美的?而且大家都可以分辨出不同的气质?有没有一种气质是不排他的,可以把大家都笼罩在弥漫的美好精神世界里?

为什么有的女人,男人喜欢女人不喜欢,为什么有的女人,男人女人都喜欢?我自己就是男女朋友一样多,而且上万个同学发小同事和 社会 朋友,我从来不被女人讨厌,更没有女人因为男孩子喜欢我而讨厌我。

哈哈,因为我出生在丙申日,是最不伤人太阳。谁都需要阳光,所以,面貌不要紧,大家依旧追逐阳光。阳光也最不自私,对所有人都一律给予温暖。

根据中国命理,就知道各种气质的不同之处:谁是天生的吸引人的美女,谁会貌美如花,谁会诗书委婉气质,都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谁又会有身材?谁有杀伤力十足的目光?谁又会貌美如花却嫁个渣男,经常被家暴?

后来学习了命理八字,才明白这些道理。

气质是命中注定的。后天寻求修养提高,改变气质,也是命中注定的。

一个人的气质,是由其外在仪容+行为举止+内涵修养叠加形成的。

曾国藩曾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那些第一眼看上去很有气质的人,不仅仅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带来的气场,更多在于外在仪容举止的表现,人际交往中的接人待物。

人的外貌是天生的,气质却真的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转化为自己的个人魅力。

第一印象,心理学的首因效应

人际交往中有一个著名心理学现象“首因效应”:

初次见面,人们会根据一个人的外表对陌生人进行判断,在第一次见面的3到7秒,就形成了第一印象。

而第一印象的构成中,55%来自于身体语言,包括外表、表情和姿势;38%来自于声音维度,包括声音、语气、语调;只有7%的信息来自于所讲的内容。

中国人说的“以貌取人”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外在仪容仪表的重要性

我们谈的不是美貌,而是仪容装扮谈吐。

得体的着装、妆容、仪态举止都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传递给外人的气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奥斯卡获奖**《窈窕淑女》中奥黛丽.赫本主演的卖花女。

语言学家希金斯教授在街头遇见一位举止言语粗俗的卖花女,希金斯教授和朋友打赌能够花六个月时间,把她改造成为举止优雅的上流淑女。

通过训练卖花女说话方式和行为举止,改变她的打扮,后来教授果然让她焕然一新,在上流 社会 的晚宴上气质优雅、倾倒众人。

一个人的外表就代表了自己,再绝色的美人,如果一副邋遢的外表,粗俗的言行举止,也不会显得有气质。

相反,一个相貌平平的人,通过得体的着装、仪态、举止、接人待物,也能显得仪态万方,气质迷人。

仪态举止声音都在彰显气质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很形象:“穿了龙袍也不像太子。”说的就是言行举止比服装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在气质。

高颜值、好身材、 时尚 的服饰并不等于有气质。

站姿、坐姿、行姿、手势等动作,都在无声地传递着一个人的内在气质。

全球 时尚 偶像西班牙王后莱蒂齐亚,就曾经脖子前伸、略为含胸,站姿和坐姿都看起来没气质。

后来莱蒂齐亚的仪态经过训练得到改善,肩膀打开,腰背挺直,和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阿拉伯戴安娜约旦王妃拉尼娅、阿根廷第一夫人朱莉安娜的合影都毫不逊色。

圈里的刘诗诗常常被称为最有气质的女演员,也是因为她良好的身姿仪态,公开亮相时时刻保持着腰身笔直、肩膀打开、收腹挺胸的状态。

随时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你也可以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很有气质。

不过如果要在与人交往当中,继续让人感觉有气质,就需要表情、声音谈吐、内在修养、接人待物的全方位管理。

外表是内在的直接体现,优雅气质是习惯的积累,如果要拥有和保持这种迷人的品质,需要长久的练习。

敬请关注“女神袂”,学习《优雅的魅力,15堂气质女神修炼课》,将会教你从仪容、表情、身姿、举止多维度迅速提升气质。

女神魅力研究所,不只是美丽、、优雅、爱情、内涵、有趣……

敬请关注:女神袂

气质是遗传的,再加上家教与书香浸染。

就说我妈妈吧!出生时候是大**,小时候家教很严,也受外公教育读过不少书,有个启蒙,这却到母亲五岁戛然而止。往后的岁月就是无穷无尽的折磨,劳动,改造,汇报,生活受到限制,连读书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这样的生活过了将近三十年,等到母亲真正被解放的时候,我都已经出生了。

历经生活磨难,被剥夺接受高等教育的母亲,与生俱来的气质仍在,也遗传了我们这一代。

图一是外公(仅存的一张照片)图二是母亲,图三是我。不敢说自己多漂亮,但是气质的的确确还是受惠了。

一是外在形象俱佳。 人靠衣装,马靠鞍装。对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从着装开始。衣装不一定要很豪华昂贵,但必须要干净、利索、得体、适宜,这样才能给自己的气质增分。网上曾经流传一张照片,一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背手临江而立,气质出众。当今 社会 ,这只是个例。除着装外,适当的仪容仪表,也是气质的外在体现。

二是言谈举止得当。 男性坐如钟、行如风,办事干脆果断,处处展示阳刚之气。女性优雅、大方、得体,时时柔情似水,让人如沐春风。接人待物彬彬有礼,举止大方不卑不亢,说话不急不缓,语速适中,语气适度,善于倾听,有理有节。谈笑有度,收放自如,不放纵也不拘谨,走到哪里都受欢迎,有很强的亲和力。

三是才华情商较高。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华的人,气质高雅大度,谈吐大方得体,逻辑思维力强。同时,说话办事底气十足,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这也是气质的外在表现。待人处事圆润周到,处处逢缘,事事顺利,上下左右关系相处极好。才华和情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气质,这人一看就很有水平,让人佩服,其实就赢在气质上。

总之,气质是综合表现,唯有浑身正能量的人,才是气质满满的,方能给人力量和启迪。

在我看来,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无形魅力,它藏在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里,其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这种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更恒久,更动人

不是你有钱、体型娇媚、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就是有气质,那只是外在的美,漂亮只是表面,气质却是由内到外的。

每个人都会有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它决定了每个人最适合的生活方式。要想有气质,首先要从更深层次了解自己,你读过的书,走过路,遇见的人经历过的事,那些痛定思痛的反思,发人深省的领悟,以及对周身之苦的悲悯,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剩下的就是你的气质。

高雅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有魅力的男女令人心旷神怡,有气质的男人,让人舒适惬意,有气质的女人,总是魅力四射,气质是一种修养,也是立德树人根本,相由心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会自然的洋溢于外表,素质高的人自然具有超凡脱俗的气场,举手投足之间定会让人感觉舒服,不张扬,不做作,低调内敛有余,穿衣得体,落落大方。

一个人的相处,不是第一眼看到的感觉,而是相处久了才知道你的修养、道德及举手投足的一举一动,那才是你真正的气质,而不是靠给人第一眼的惊艳,来博得人们的眼球,真正的气质应该是恰到好处的释放出个人的风。

气质是一个人外在和内在的总体流露。外在指一个人的外貌长相,内在指一个人的涵养素质。

一个有气质的人,会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

为什么有人很有气质?这跟一个人的平时修养息息相关。

如何做到一个有气质的人呢?

漂亮

气质离不开漂亮,长相精致,五官端正,肤色白晰且富有弹性,给人一个很舒服的直观感受。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略加淡妆,把一些瑕疵掩饰过去。但切记,不要过分涂脂抹粉,弄得妖里妖气,反倒令人产生厌恶感。

文化修养

培养读书的兴趣,从书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丰富自己头脑,做一个有书卷气息的人。

参加一些有兴趣且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吸取别人的长处,摒弃自己的不良习惯,使自己逐渐走向完美。

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谈举止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要大大咧咧,毫无节制,尽量把自己装得温柔贤惠,平易近人。

气质是靠生活磨砺出来,如果你做到以上几点,你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有气质的人。

三位女性在一起聊天。女甲对女乙说:“这姐姐这一身穿着多漂亮。”她们俩在夸女丙的身材好。女乙说:“是啊,看我们俩胖得这样,就莫和她比身材了。我们比气质了。”女丙不好怎么说,也插不上话了,只得勉强地笑了笑。

女甲女乙品评女丙身材好,身材韵味,这是形躯、形体上的“质”,外显的气质。而她们 对自身内在的精神境界很自信,认为内隐的气质是她们人生得意的法宝。

先看看度娘解释:“气质在 社会 所表现的,是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然后所发挥的一个人内在魅力的质量的升华。所指的人格魅力有很多的,比如修养、品德、举止行为、待人接物、说话的感觉等等,所表现的有高雅、高洁、恬静、温文尔雅、豪放大气、不拘小节、立竿见影等。所以,气质并不是自己所说出来的。而是自己长久的内在修养平衡以及文化修养的一种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 。”

气质,简单点讲,就是 :身心 健康 +长相甜美+身材姣好+贵族基因,这是前提 ,是基础 ;有德,这是根本,是核心,是关键;修持,这是方法,是手段。 这些全齐才是好气质,有其一二是半好气质。如果只有化妆打扮才给人感觉气质好,说话行事很是一般的,是伪气质。

气质有先天性。 先天带来的气质是根本。后天的培养是本上的枝繁叶茂 。《红楼梦》贾府里出来的丫环都是贵气的,走出府门都要比外面的小户人家的闺女有身价,比如鸳鸯、平儿和袭人。高贵的气质与生俱来的,同时需要后天的培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钻地洞”,说明先天的重要性;“宁有种乎”,说明后天的再生性也强。

气质标准不定。每一行业都有自己的气质。当农民的有农民的气质,当工人的有工人的气质,高级知识分子有高知的气质等等,这 能反映行业本色的即有气质 。一次恰遇一位师父在揉面团,旁边的一女士问她:“师父您的面食做得这么好。您是哪里人?北方人吗?”只见那位师父一边继续埋头努力地熟练地揉着面团,一边不紧不慢回答道:“河南人。”师父的声音空灵沉静,有直透人心的感觉。出家人有出家人独有的慈悲为怀,一言一行都可以用他潜在的方式展现和影响周围,正如师父所说:“世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懒和尚!误认为出家人什么事都不做,或者是什么事都做不了,才跑来出家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和使命!才放下一切来出家做了和尚!”这位出家师父温婉儒雅慈悲智慧,这是“长久的内在修养平衡以及文化修养的一种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

因此, 好气质是人品内隐和外显的完美合璧 ,以其所拥有的 健康 身心为前提,所拥有身份地位学识为基础,以品性修持为关键,以“高雅、高洁、恬静、温文尔雅”等为表现,能以思想的魅力引导你走向世界的任何角落。

眼神柔软,表情沉静。

聚会时,端坐一隅,至始至终微笑。

头发干净,松松的有淡香,修剪 时尚 。

整个人的服装以高端面料,黑白灰选一色,或二色,同时款式不夸张不落时。

最后就是谈吐,不说废话,表达淸楚。有观点,正能量。

这些外面的看得到的其实都是内涵表现。

多读书,与举止言谈端正的人作朋友。

有自己事业,不是空架子。

关于气质和形象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气质是由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反应出的人格特征,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在新生儿期即有表现:如有的婴儿安静,有的好哭,必然影响其父母或哺育者与婴儿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人格的形成。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上,如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等。具体表现为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力的大小、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知觉或思维的快慢等。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呈现独特的色彩。气质与人格的区别在于,人格的形成除以气质、体质等先天禀赋为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决定作用;而气质是人格中的先天倾向。现代心理学对气质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有:A.H.巴斯和普洛明提出气质的EAs模型,确定三种气质倾向:情绪性,指个体情绪反应的强度;活动性,指个体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交际性,指个体的人际交往特点。A.托马斯和切斯提出儿童气质的九个维度,即活动水平、节律性、主动或退缩、适应性、反应阈限、反应强度、情绪质量、分心程度、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并据此划分三种气质类型:易教养型、困难型和缓慢发动型。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四体液学说”,认为气质取决于人体内的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的混合比例,并以何种体液占优势而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这种体液说已不被纳,但四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仍得以沿用。 巴甫洛夫认为有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活泼的、安静的、不可抑制的、弱的,分别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四种气质类型即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行为表现。除这四种典型的类型外,还有许多中间类型。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得到后继者的进一步发展,如捷普洛夫和涅贝利岑等主张研究神经系统的各种特性及其判定指标;梅尔林主张探讨神经系统特性与气质的关系,强调神经系统的几种特性的组织是气质产生的基础。还有人将气质归因于体质、内分泌腺或血型的差异,但气质的生理基础仍无法确定。

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它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出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气质是一个古老的心理学问题。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特就提出了4种体液的气质学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来自拉丁语—sanguis)、粘液(来自希腊语—phlegma)、黄胆汁(来自希腊语—chole)和黑胆汁(来自希腊语—melanoschole)。四种体液谐调,人就健康,四种体液失调,人就会生病。希波克拉特曾根据哪一种体液在人体内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多血质的人体液混合比例中血液占优势,胆汁质的人体内黄胆汁占优势,粘液质的人体内粘液占优势,抑郁质的人体内黑胆汁占优势。几世纪以后,罗马医生哈林(Galen)用拉丁语“emperametnum”一词来表示这个概念。这就是“气质”(temperament)概念的来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分为“中行”、“狂”、“狷”三类。他认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意思是说,“狂者”一类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进取的,他们“志大言大”,言行比较强烈表现于外;属于“狷者”一类的人比较拘谨,因而就“有所谨畏不为”;“中行”一类的人则介乎两者之间,是所谓“依中庸而行”的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医学中,曾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把人的某些心理上的个别差异与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按阴阳的强弱,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具有不同的体质形态和气质。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和“土形”,也各有不同的肤色、体形和气质特点。这两种分法是互相联系的。作为分类基础的阴阳与近代生理学研究的兴奋和抑制有某些类似之处。

365婴儿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婴儿一出生从生物个体想社会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发展心理学家重点关注婴儿的气质,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婴儿的社会性依恋、婴儿自我的发展。

一、婴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婴儿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气质类型是指表现在人身上的一类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点型结合。近年来,许多学者都提出对婴儿气质类型的划分,这里仅选择两种。

1、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等根据婴儿对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将其气质划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和社交性四种类型。

情绪性: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多表现为愤怒,悲伤和恐惧,有的主导情绪是愤怒,有的则是悲伤;

活动性:表现为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戏。其中,有些婴儿活动性很强,较多攻击性行为;另一些则喜欢从事富有刺激和探索性的活动,很少有攻击性;

冲动性:他们的情绪反应强烈,极易冲动,不稳定而又多变,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

社交性: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地狱他人接触和交流。与人交往很容易变得自来熟。

2、按三种类型划分。三类型说

托马斯、切斯通过一项“纽约纵向追中研究”结果,最后把多种划分气质类型的维度归纳为五中,即节律性、适应性、趋避性(积极探索或消极被动)、典型心境(情绪状态)与反应强度。这五个维度与亲子关系、社会化、行为问题密切相关。按这几种维度的不同组合,把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典型的类型。

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在出生后第一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的模式。随着婴儿机体的迅速发育,气质的生物学基础不断加强和巩固,从而增强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的稳定性是中等程度的稳定性。某些气质特征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是那些具有极端气质特征的人则很难改变。

三、婴儿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及其教养的关系

气质的可控性和可变性是指婴儿的气质在它道德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诚然,这里强调的气质的可变性主要是指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不良个性心理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防止和纠正,也是可以利用环境的影响促进良好气质的发展倾向。

婴儿气质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儿对早期教育的适应性和要求的不相同。儿童从来都不是环境影响的被动接收者,他们总是以个人的独特方式作用于环境,以自己的特有的气质吸引父母的注意,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从而激起人们对婴儿做出不同而又与婴儿的需求相适应的反应。

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取决于环境教育的模式是否与婴儿的气质特征符合、相适应。国外学者提出婴儿早期教育的“拟合优化模式”,用以描述环境因素与气质的互动作用。优化模式包括创设良好的抚养环境。区别并了解婴儿的气质类型和特点,已复核其气质发展需要得方式,鼓励并促进婴儿表现出更多的恰当行为。这样,即使孩子先天具有不良个体心理特征和消极行为,只要父母能以优化的教育积极而又正面地引导孩子,为他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家庭环境,婴儿的适应障碍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如果教育与婴儿气质不一致,被称为拟合劣化,这回促使孩子产生抵抗性,增加他与环境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教养和气质两种要求间冲突十分严重,会使婴儿陷入进退两难, 无所适从的境地,从而导致行为entity和发展障碍。

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其社会化的开端,婴儿早期情绪是生物——社会现象。

初生婴儿的情绪基本上都是生理性的,本能的反应,是由生理需要和机体内外某些适宜、不适宜的刺激引起。降生之后,进入人类社会环境,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着情绪的社会化。

一、婴儿的兴趣发展

初生婴儿的兴趣是一种先天的情绪,兴趣可以起到指导和组织婴儿的感知、动作和探究活动的作用。已有的研究将婴儿早期的兴趣划分为三个阶段;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前后)。婴儿通过感知、动作接触外界事物,并由外界事物的吸引继续维持着反应性活动。这是最初的在兴趣——反应模型指导下,婴儿早期的感知活动;

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阶段(半岁后)。外界刺激的重复出现,会使婴儿产生相似性的再认,它引发婴儿对刺激物做出动作,由此婴儿的兴趣。婴儿的继续动作使有趣的景象得以保持。这样婴儿便对自己的动作活动产生快乐感、这一过程的再重复,婴儿又得到探索的满足。这是在兴趣——快乐相互作用中婴儿获得知觉能力的学习过程。

3、新异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在这个阶段,婴儿对新异物反应敏感,他们很少去注意持续存在的物体,却主动地区感知新异物体,并不断地对其施加动作,还试图用不同的方式影响他感兴趣的新事物。这就是婴儿的兴趣——认知倾向。他们通过兴趣——认知相互作用习得新知识、新经验。

在婴儿早期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兴趣在个体认知、技能和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是人际交往的纽带。婴儿的微笑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婴儿的微笑是一种从生物学意义向社会性意义转化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自发性微笑阶段:婴儿具有与生俱来的笑的发宁,是生理反射性微笑,不不不是社会性微笑;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婴儿能够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和面孔有特别的反应,容易引起其微笑,但是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所以称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婴儿能够区分熟悉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和面孔。开始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微笑反应,对熟悉者褒义更多的微笑,因此称为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泣时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婴儿的哭泣时自出生就有的,且较早出现分化。

1、自发性的哭:指与生俱来的的生理反射性哭,不具有社会性的哭;

2、应答性的哭:指不适宜额内外环境刺激引起的哭,也是向抚养者表达个体某种需要的信号,是具有社会交往性质的哭;

3、主动操作性的哭;指从经验中学到的,具有明显社会活动性质的哭,如把打针与疼痛和白大褂联系起来的经验。惧怕穿白大褂的医生;

婴儿啼哭的模式:婴儿啼哭具有共同的模式,不同特征的哭表达不同的缘由。一项实验历经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啼哭的五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四)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这是会出现恐惧警觉行为,痛苦、愤怒等情绪,以及求助、反抗、警惕、谨慎等行为。婴儿的分离焦虑会经历如下不同的发展过程。

1、最初阶段:啼哭、悲伤、呼唤妈妈、拒绝陌生人记忆痛苦的求助、愤怒地抵抗;

2、第二阶段:婴儿在无人理睬、无法摆脱陌生环境、无从改善困境的情况下, 苛求妈妈的急切愿望受到打击,希望破灭、在悲戚中尝失望,便减少啼哭,出现情感冷漠;

3、第三阶段:婴儿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之下,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表现出似乎超脱分离焦虑困扰的状态,企图去适应新的环境。

婴儿处于分离焦虑阶段时,其身心都会受到影响,他们睡眠不好,易受惊扰,食欲不良,甚至出现行为问题。如果这种状态过重,过长会影响婴儿的智力、个性和社会适应性额发展。

(五)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婴儿出生后,要在成人的抚养下,才能得以生存。婴儿的生存需要各种物质条件和安全环境。成人供给婴儿的需求要协调一致,需要双方之间的密切沟通。在婴儿早期,这种沟通的中介不可能是语言,而是感情息额应答。婴儿对环境需求通过相应的情绪发出信号,这种主动的情绪信号是先天的情绪感应能力,具有天然的沟通作用。婴儿的种种需求就是通过情绪信息在母婴之间传递的。

激发母婴之间互动,良好的应答和互动作用,使婴儿身体得以健康成长,心理得到发展,从而体现出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适应性价值。

2、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

情绪本身具有驱动型,因而具有自身长、自发展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可以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本能性的驱动力。这是生理性需要趋势有机体摄取食物和回避危险。

心理社会性驱动力。对婴儿而言,单纯生理性驱动力的驱动作用,不足以实现和满足婴儿的要求,需要以情绪这种心理发应能力,把婴儿的内在需求以情绪为信号表现于外,传递给成人,才能更好滴满足其基本要求。在婴儿社会进程中,情绪的心理社会性驱动作用不断增强。随着婴儿的成长,情绪的作用进一步在社会意义上支配,控制并调节着婴儿的行为。所以,情绪对婴儿心理和社会行为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功能。是指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交往功能。这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重要现象和过程,情绪的社会参照作用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婴儿对他人情绪的分离,二是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他们会毫不犹豫、迟疑不定。这时往往从母亲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以帮助自己确定应作出的反应或应取的行动。这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能力。研究表明,这种能力要经历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和渐进的发展水平。

这种情绪功能在婴儿长到七八个月时才发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社会性参照能力对婴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婴儿能够通过他人的表情信息解读他人的心理倾向,并据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使婴儿获得安全感,利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婴儿对新异刺激的探索活动;有助于亲子情感交流,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

三、婴儿的社会型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连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是婴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情感连结,它发生在婴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关系最亲密的承认之间,因此情感依恋最多的是发生在母婴之间。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

1、依恋发展阶段

发展心理研究者鲍尔比、安斯等把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无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婴儿对人不加区分地积极反映,喜欢所有的人。他们能把人这一刺激物视为比其它刺激物对自己更有益。

第二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婴儿出现有选择的对人反应。如对母亲更加偏爱,对其他家庭成员和熟悉人的依恋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的反应更少。

第三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连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

第四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能把母亲当做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需要离开自己的原因,并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的。因此,能够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

2、婴儿依恋的类型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的依恋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把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多数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和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连结,被称为无依恋儿童,这类儿童占少数。

反抗型依恋。这类儿童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少数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于消极医疗,是不安全型依恋。

3、早期教养对依恋的影响

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年幼儿童的依恋可以确定个体内部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可见,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依恋是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衡量母亲对婴儿的教养方式好坏与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反应性,指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二是情绪性,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三是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你相信有天性很坏的孩子吗?

相信一开始没有天性很坏的孩子。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先天气质”。

这和我们平时点评一个人说,“这个人气质真好”、“我也好想要这样子的气质”是不一样的。

“先天气质”指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倾向,比如孩子的心理活动、心理感受,还有他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的反应,这个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基因特点,可能还在胎儿期就已经逐渐形成了,很多时候是受遗传基因影响,有一定跨时间的稳定性。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雪花片,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孩子的遗传基因就已经被决定了,实际上他的先天气质也被决定了。而先天气质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我们在养育中总是会听到周围人的声音:孩子那么内向,以后吃亏怎么办,你不想想办法吗?孩子脾气那么倔,你得多培养一下,让他开朗大方一些啊。

当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看待孩子的时候,我们会质疑孩子的“坏脾气”,会烦恼孩子的“不合群”,甚至看不见孩子个性背后的闪光点,这些看似的好意,都是在给孩子贴标签。

但其实,不同的气质维度,本来就不能以好坏来区分。比如坚持度高的孩子,大家都很喜欢吧,学习能力很强,但是生气的时候闹起来也是坚持性更高,很难安抚,不也很头疼吗?

在发现孩子的先天气质时,我们需要的是辩证的思考方式去引导孩子,这样的思考方式也能让我们心态变得平稳。

每个孩子的气质并不是缺陷,而是他们独一无二的特点。所以尊重孩子的天性,实际上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合适每个孩子个性的教养方式。孩子的气质会不会发生变化?当然会的,气质是可以被改变的,而且很多时候是受我们父母、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如果说先天气质是孩子性格的底色,那么父母和家庭的教养方式,以及后天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不同的气质类型,需要不同的教养方式和不同的成长环境,这三者的彼此调适的结果,最终构成了我们孩子最终的气质结果,也直接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发展。

在心理学上会特别强调一个词,就是匹配度。

通俗来说,我们给孩子设定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支持和帮助,正好适合孩子本身的气质特点,能够帮助孩子的气质扬长补短,并且发挥出自己独特特点,我们称之为“良好匹配”(Goodness-of-fit Model)。反之就是“不良匹配”(Lack-of-fit Model)。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发挥和培养出自己的优势,正因为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是不一样的,因此孩子总是会有不同的强项和弱势。比如很多注意力分散度高的孩子,恰恰可能是因为应变机制和反应力足够敏感,他对事物的探索欲望、创造力和好奇心更丰富。

所以给创造力和精力旺盛的孩子提供更丰富、自由度更大的涂鸦和探索区,也可以激发孩子浸泡在这个环境里,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享受专注的探索过程。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先天气质帮助孩子探索更多,发挥和培养自身的优势。

我们需要牢记的一点是,先天气质的不同,并不是孩子的缺陷,只有认识到这点,我们才能够去探索并找到合适自己、合适孩子的调配方向。而且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你自我成长的调配,你会更从容地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精神支持(Pastoral Support),并且能够更淡定地面对很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