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椒摘后怎样晾晒

2.黄河象的资料

花椒摘后怎样晾晒

陇原大部天气如何_陇原大部天气如何

关于花椒摘后,如何晾晒处理?这个问题,种植花椒的农民奋战在生产的第一线,所以,这样的发言权是不是很靠谱呢?

在我们甘肃省秦安县,主要有:三伏天和初秋时节成熟之区分的花椒。

三伏天摘的花椒,都会趁着高温天气,在太阳底下晾晒,必须当天晒干的花椒,成色才是最上好的。

一,原始的太阳光照晒干。

晾晒的过程中,在地面铺一张农家缝合的大布单或者很多编织袋缝在一起的塑料布,把花椒很均匀的撒在上面,一天的功夫,30度的高温就OK。

二,选择晾晒场地。

最好挑选空旷,没有遮掩的地方。比如路边,村头,或者村子临近的公路边,甚至,自家的屋顶上,都是选择晾晒花椒的好地方。

这样的晾晒方式很原始,又简单,却很健康。因为,太阳就是最好的消毒能手。

当每年的花椒成熟季节,若走在花椒种植基地,随处可见晾晒花椒的场景。一片一片的,红通通的,装点着家乡的美丽景色。

二,机器烘干。

如果,摘下来的花椒,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花椒储存在家里,椒农心里火急火燎,一年的花椒收成如果因为晾晒环节出了问题,那一年辛辛苦苦不就白忙乎了吗?

因此,现在有了花椒烘干机。若遇到阴雨天气,烘干机就可以使用啦。再也不怕老天爷的脸色了!

身边的农民朋友经常说:花椒长得好不如晾晒得好!所以,晾晒环节很重要。

综上所述,简单粗暴的原始晾晒方式,值得大力推荐。烘干机烘干,只能选择在没有办法晾晒的情况下使用。

因为,太阳底下自然风干,不会花费任何费用,同时,晾晒的结果,原汁原味。如果 ,烘干机烘干,中间环节又要增加电费的支出。

每当人们在餐桌上品尝美食的时候 ,千万不要忘记了,花椒是怎样通过农民勤劳的双手送上餐桌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提问者解决这个花椒晾晒的困惑。乃我最大的快乐哦!

黄河象的资料

黄河象

13年,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几位农民在挖掘沙土时,忽然发现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报告,后来在当地的指挥挖掘下,化石终于全部露出:这是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

这具化石被命名“黄河象”。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达2米多,好像两把长剑,所以又叫剑齿象。剑齿象在几百万年前分布很广,在外国也发现过它的化石。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

据推测,在300万年前,甘肃地区不像现在这样干燥,到处有河流和湖泊。有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之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厚,因而它的的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而经过复杂的地质演变,这一地区被抬升为高原,黄河象得以重见天日。

黄河象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在中国十分有名,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就专门有一篇课文讲述了黄河象的故事。黄河象化石目前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中。

最大古象牙化石发现 比“黄河象”更为久远更为庞大

一枚私人收藏的象牙化石,日前经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张行鉴定,被认为是比甘肃出土的闻名世界的“黄河象”化石年代更为久远、体格更为庞大的剑齿象象牙化石,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的古象牙化石。

据了解,这一化石是兰州铁道学院一位老师在一次偶然机会中从甘肃省康县获得的。该化石长约360毫米、宽约150毫米。

经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张行鉴定,这枚化石为剑齿象的12枚臼齿之一,距今约400至500万年,属剑齿象类。

他推测,这头剑齿象体形非常庞大,长约9米,高约4至5米,是“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脊椎类食草动物。

张行说:“根据这枚剑齿象牙化石,可以推测出四五百万年前陇原大地的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理环境与非洲撒哈拉沙漠荒漠地貌极其相似。”

张行还指出,该化石的发现使中国又多了一个曾经的剑齿象产地,对研究古剑齿象当时的分布情况、生态演化和古剑齿象群的进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让黄河象重新站起来

观众朋友,请你猜猜,眼前的这具黄河象骨架是当年首次展出的那一具吗?我要告诉你这不是原来那一具。这是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二室刚刚架起的新的黄河象模型。这里面还有一段曲折的小故事呢。

1993年国庆节前夕,新复制的黄河古家骨架模型顺利运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迅速传遍了全馆。全馆职工无不感到欣慰。博物馆人多年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自从14年黄河象首次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以来,北京自然博物馆与黄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可是在1986年由于某种原因,黄河象被拆走了。黄河象虽然离开了,但其广大深远的影响却是不可磨灭的。作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的自然博物馆,每年有数十万青少年来参观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参观内容就是看黄河象,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学生乘兴而来,却失望而归。自然博物馆的员工们对此感到十分内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古生物二室的科研人员决心要弥补这一缺憾,一定要早日把黄河象请回来,让它重新屹立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

北京的9月秋高气爽,古生物二室一行5人登上了西行的列车。这一支有老有少、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的队伍,原来是专门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复制黄河古象模型的。甘肃省博物馆陈列的黄河象模型,是依化石复制的第一具骨架模型,所以与真标本最为接近。甘肃省博物馆给予了北京同行们极大的支持。两馆达成了合作协议后,北京的复制小组立即赶赴兰州。

复制小组虽只有五人,但个个身手不凡。队长,关键副研究员,从事古象研究已近20年了,发现和研究了世界上第一具完整的板齿象骨架化石;来自西北大学的赵聚发技师,当年就参与了黄河象的发掘、修复与装架;获得古植物学硕士学位的胡书生和来自美国威因大学的索沙尼(Shoshani)博士各具所长,然而他们深知此行任务之艰巨。黄河古象太巨大了,它是迄今我国所发现的古象中最高大的一个。而复制小组面临着资金少、时间短、设备简陋等重重困难。

火车向西北疾驰,复制小组一直在热烈地讨论着。索沙尼博士是美国现生象研究专家,他介绍了几种美国最新的方法供参考。经过详细周密的论证,一个完整的省时省力的方案拟定出来了。

火车晚点,复制小组抵达兰州已是凌晨1点。然而神圣的使命感使他们忘记了旅途的疲劳和困倦,几个小时后,他们立即赶赴省博物馆,与那里的古生物学家张行等人一起开始了紧张的复制工作。为了节约时间和资金,他们选择了沙模翻制法。大家进行了分工,拉沙的、提水的、翻模的、清理的和修复的,没有一个人闲着。

翻制大象的脚和四肢还比较顺利,但髋骨(骨盆)却让大伙犯愁了。筋骨宽2米,高1.35米,重达200多公斤,这么大的一件标本要想翻制出来确实不那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还是沙模法。最后巧妙地将它分成两块翻制,这个难题终于迎刃而解。初步的复制完成后,又马上开始修补和粘接。就这样,一件件完美的模型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复制工作得到了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全体同仁的大力协助。姑娘小伙子们一个个弄得满身满手石膏和沙子。经过一个星期的苦战,复制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虽然他们疲惫不堪,但心里却激动万分。黄河象终于在他们手里复制完成了。

为了早日将复制好的黄河象模型展现在观众面前,让广大青少年和古生物爱好者一睹古象的雄姿,1994年5月,古生物二室的技师们开始准备装架黄河象了。

黄河象的装架不同于其它哺乳动物。由于它体形高大,所以有许多特殊要求,其中对钢材的要求尤其挑剔。为寻找合适的特种钢材,博物馆古生物二室的技术人员刘焕顺等人跑遍了整个北京城。但现成的钢材还是不甚理想,只好自己加工来提高钢材的强度。

材料备齐了,装架正式开始。北京的6月,天气常常闷热难耐,但师傅们个个劲头十足,每天晚上加班干。焊光闪闪,机声隆隆,秩序井然。把扁铁附着在模型上之后,搭起了5米高的脚手架,只要看看脚手架的尺寸,你就知道黄河象将是多么雄伟壮观了!

装架就是将已复原的各部分骨骼,按照它原有的解剖位置科学地组合起来。但是这绝不是各部分骨骼的机械拼接和联合,除了科学性,还要有艺术性。不仅要体现黄河象的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性,而且还要考虑钢材的匹配、支架的负荷量、重心的选择和动态的设计等等。

一次又一次的“诸葛亮”会,一次又一次的修改,黄河象的姿态终于确定下来了。一头身高4米、体长8米的雄象昂首阔步,正从波涛滚滚的黄河边走来,向我们走来……

——本文摘自农村读物出版社《黄河象与远古动物》(北京自然博物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