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几月份最适合游玩,怎么样?

2.2009年7月22日杭州雷阵雨转多云谁知道早上8点左右会是雷雨天气吗?

3.201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4.三峡大坝立起来以后,西南地区的气候就没有正常过 ,是它的影响吗?

5.贵州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6.征集一下2009年到2010年3月1号的极端天气

7.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009年7月以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等五省(区、市)遭遇百年一

8.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09年入秋至2010年春,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

9.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09年入秋至2012年春,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

10.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

贵州几月份最适合游玩,怎么样?

贵州天气2009_贵州天气20天预报

贵州 旅游 什么季节最好?什么时候去贵州 旅游 最好?几月份去贵州 旅游 最好

每年去贵州 旅游 的 旅游 非常多,但是是不是都是在适合的时候去的呢,诺是您不太了解,那么就请您不要错过此篇文章。

贵州秀丽古朴、风景如画,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最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它在中国的西南部,属于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非常舒适宜人,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

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通常最冷月平均 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贵州最佳 旅游 时间

因此来贵州 旅游 ,最佳时节是春、夏、秋三季,因为此时气候温和,温差不大,平均气温在15℃左右,由于纬度较低,许多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夏,最冷的1月份,平均温度在3℃-8℃之间,而最热的7月份,平均温度也在18℃-26℃之间。贵州的降水季节都集中在5—10月份,游客若在此时出游,不要忘记带好雨具。

贵阳是一座千百年来具有独特人文气息的城市,又是避暑之都,但是贵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雨水季节比较多,贵阳 旅游 最佳时间一般都在5到9月份,贵阳最佳 旅游 季节最好是春、夏、秋三季,那时雨水虽然也是经常有,但是天气多数还是晴天,空气比较清新,非常适合出行。

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为4.6℃。宜人的气候让贵阳变成了 旅游 的宝地,因此就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说法。

三、四月份去贵阳 旅游 的话,正好可以赶上很多苗族的传统节日“避暑节”,炎炎夏季在贵阳这个避暑圣地度过再好不过了;八月下旬,立秋过后,天气良好是为最佳出游时间,在贵阳地紫外线强烈,防晒措施要做好,不管避暑还是避寒,贵阳都是一个好去处,但是高原的气候不太稳定,多雨潮湿,最好随身携带雨具;贵阳早晚温度偏低,一场雨下来马上气温就降下来了,景区的温度相对而言也要更低一些,不妨带一些偏后的小外套,可能随时都会用到噢。

贵州的春天降雨不多。每年的三四月份,贵定县的油菜花、李花,百里杜鹃森林公园景区内20多个品种的杜鹃花,都竞相盛开,漫山遍野,花海迷茫。贵州的夏季气候凉爽,是避暑的好时节,也是每年 旅游 的旺季。

夏季也是贵州各地峡谷瀑布水量最丰厚的时节,也是漂流河段权限开放的时间。夏季是暴雨的高发季节。贵州绝大多数的特大暴雨和持续性暴雨一般都会发生在六七月份,尤其是贵州的西南线和东南线一带。所以夏季去 旅游 的朋友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防雨准备。

贵州的秋季会有绵雨出现。秋季也是游览东南线民族村寨还有西南线田园风光的最佳时节。

可能大家不知道,贵州的四季中,冬季是最为绵长的一个季节。一般说来,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份,都会有霜冻出现。但是想去冬季 旅游 的朋友们,也不必灰心。因为冬季里要过新年,所以侗族和苗族的村寨里会有花桥对歌、踩歌堂、山歌会等。在玉舍国家森利公园,还可以看到绝美的冰雪风光。

还有必须提到的是,如果有朋友想去贵州去领略少数民族的节日风情,一定要看好时间。比如,苗族的四月八,实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苗族的龙船节,实在农历五月二十到二十七;凯里的芦笙节是在农历十月初一到十月初七;布依族的二月情歌节是在农历二月份;侗族萨玛节是在每年春耕之前或者是秋收之后。

贵州是领略自然民族风情是首选,所以最好是在民族节日来。其中,以春节、春耕前的三月三、夏收后的六月六、秋收后的十月端节最具民族风,所以您也可以选择此时来。

贵州购物

贵阳拥有许多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土特产品,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牛肉干、辣椒、原木艺术、中药、苗银、牛角制品,以及粗犷古朴的图腾面具等。

达人户外协助每一位朋友成为户外达人,欢迎关注我。

贵州天气晴朗,一年四季都温润如春,是国内 旅游 首选的度假胜地。

去贵州 旅游 ,一般选择春夏时节比较好。春天百花齐放,可以去看漫山遍野的野油菜花、杜鹃花,又是避暑好地方。

这个季节,贵州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日。比如苗族踩山节的时候,可以去黔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看侗寨、苗寨等等,民族风情很独特。

贵州是个避暑的好地方,非常凉爽。

不过要是去看黄果树瀑布的话,还是选择八、九月份去,那时水流更充足,瀑布会更大、更壮观一些。

贵州 旅游 最好的季节应该是4--10月份。只是贵州的天气想看到晴天是不容易的,去年秋天去贵州自驾游,一个月的时间,只赶上三天是晴天,其他时间都是阴天或是细雨蒙蒙。推荐几个景点:

加班梯田,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月亮山腹地。是中国最好的梯田之一,梯田之中散落着大小不一的苗族村寨,寨子里形形的吊脚楼与梯田相互陪衬,构成一副绝美图画。 这里常年雨水充沛,没当清晨,层层云雾环绕群山之中,飘浮梯田之上,远远看去,仿佛身处仙境。 苗族人的稻田是依山而开,随山就势,山势的高低大小,决定了梯田的形状,最大不过一亩,最小的只有簸萁大,形成“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

黄果树瀑布,不用细说,很有名的景点 梵净山是贵州著名的景点,一定要带上水和食物,山上很贵的。 还好,山下细雨蒙蒙,山上晴空万里 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位于贵州省睛隆县,始建于1935年,1936年竣工,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志路段,被誉为中国抗战生命运输线,全长4公里,蜿蜒于海拔1799米的晴隆山上,从山顶到山底直线距离350米,垂直高度250米,道路盘绕24道弯,网络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公里”之一。这个景点最好是从上往下走一次,到了山下在坐公交车回到县城。

万峰林位于兴义市,近两万座奇峰翠峦组成。峰林密集奇特,造型完美,与碧绿的田园,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完美的田园峰林画。峰里有田,田里有峰,峰里有寨,寨里有峰。纯朴的布依族在这里悠闲的生活,基因科学与自然科学形成了完美的对话。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小七孔桥真的是仙境一般。

马岭河大峡谷,太壮观了

镇远古城,始建于楚汉年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 历史 ,1258年皇帝赐名为镇远,设州治,成为黔东地区政治,文化,经济和军事重地。是“因军而起,因商而兴”的 历史 文化名城。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古井等古迹随处可见,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 历史 文化名城。

织金山,照相的水平不行,没照出来它的壮观和震撼 织金洞

总之,贵州值得一玩。

贵州,简称“黔”或“贵”,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世界知名山地 旅游 目的地和山地 旅游 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地貌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贵州省有风景名胜景区71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景区18个,省级风景名胜景区53个。5A级 旅游 景区5个。

黄果树大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三县边境,方圆达六、七百里,其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朝拜地老金顶,梵净山老山2494米,新金顶2336米。梵净山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相对高度达二千米,它不仅是乌江与沅江的分水岭,而且还是横亘于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区的武陵山脉的最高主峰。

梵净山乃“武陵正源,名山之宗”,曾荣膺2008年度和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2009年7月22日杭州雷阵雨转多云谁知道早上8点左右会是雷雨天气吗?

放心 早上八点多应该是晴为主,一般雷阵雨都是在下午,因为早上没有那么热。空气的对流不会那么厉害所以你应该能看到日全食的。那天的温度是27到35度。 我说对的话 要给分啊 我是咨询中国气象网得出的结论啊

201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和各项决策部署,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履行政府职责,与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一道,齐心协力、沉着应对、多措并举,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全省经济社会在逆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力前行,历史性跨越的宏伟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预计全省生产总值3887亿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779.58亿元和416.46亿元,增长15.9%和19.7%,一般预算支出1358.76亿元,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8.18亿元,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7.25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0.9%和10%左右;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161.2亿元和1087.2亿元。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经济形势回升向好。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紧紧抓住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争取到四批中央新增投资安排我省共140.7亿元,同时加大省级财政投入,重点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增加即期需求,带动民间投资。按照中央“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全力推进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尽可能多地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年初省内用电需求锐减、经济运行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以稳定煤、电生产为核心,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从8月份起省内用电量转为正增长并屡创历史新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198.93亿元支持“三农”,增长63.5%,其中各类涉农补贴52.32亿元。由于我省这些年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在遭遇高温干旱天气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仍然达到1168.27万吨,增长0.9%。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示范县增加到43个,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规模化商品蔬菜基地和蔬菜产业带加快建设,蔬菜种植面积1200万亩,增加121.2万亩,全省农民人均蔬菜种植纯收入466元,比上年增加78元。茶叶、马铃薯、中药材、辣椒、精品水果等大宗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试点。启动建设1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新增农村金融服务机构290个,实现了乡镇全覆盖。以“四在农家”等创建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增使用沼气农户26万户,建成200座大中型联户沼气池。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4万人,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培训10万人。积极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有力拉动了农村消费。

第三,强力推进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和工程性缺水难题取得较大进展。省会贵阳通往全国七小时快铁交通圈建设加快推进,贵广快速铁路建设进展顺利,贵阳至昆明、长沙、重庆、成都快速铁路获国家批准立项,贵阳铁路枢纽等铁路项目加快建设。完成铁路投资79.41亿元,增长1.6倍。以县县通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加速推进,完成公路投资312.18亿元,其中高速公路206.2亿元,分别增长49.5%和71.2%;公路通车里程1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88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023公里,已开工或建成高速公路的县由上年的32个增加到70个。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改造1501公里,开工建设通乡油路3453公里,“十一五”规划的1万公里通乡油路提前一年全部开工建设,新增90个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2277个建制村通公路。毕节机场开工建设。西南水运出海通道贵州段航运扩建工程完成总投资的一半以上。水利建设扎实推进,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51.08亿元,增长1.3倍。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贵州人半个世纪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滋黔”一期工程建设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加快推进。完成18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30万亩烟水配套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可如期完成。新增解决3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58亩,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启动实施。

第四,加力提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城市建设水平稳步提升。能源、原材料、烟酒、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批大中型煤矿建成投产,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500万吨,原煤产量1.37亿吨,增长14.8%;贵州电网统调发电量1171亿千瓦时,增长20.1%;全省售电量1095.89亿千瓦时,增长18.2%。一批原材料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白酒工业实现利税95亿元,增长7.1%;茅台酒基酒产量达到2.3万吨。卷烟工业实现税费100.47亿元,增长12%;贵阳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工艺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卷烟生产能力达到100万箱以上。以贵阳、遵义、安顺为重点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研发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特色食品、民族制药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商品得到进一步开发。实施了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重大科技专项。获专利授权2084件,增长20.6%。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分别提高2.7和3.9个百分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速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燃气普及率分别提高10.2、4.7和2个百分点。重点城镇整治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制定并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旅游设施逐步改善,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服务业加快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

第五,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特别是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安排21亿元、转贷各地1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完成23.96万户改造任务。新建廉租住房7.9万套,新增租赁补贴2万户。煤矿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快推进。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农房和学校搬迁治理工作有序实施。完成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投资127.82亿元,增长1.4倍;解决了最后2.9万户无电户通电问题,比规划提前一年实现户户通电。与国家提高扶贫标准政策相衔接,省级财政对各县农村低保补助测算标准提高到1196元,安排农村低保补助资金23.24亿元,比上年度增加10亿元。城市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进一步巩固,55.45万人享受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户季度人均供养水平提高51元。采取“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帮助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指导服务,城镇新增就业1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在11个县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养老保险逐步从服务城镇向统筹城乡转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均超过计划任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并将在校大学生纳入保险范围。中央及中央下放地方和依法破产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问题得到解决。对220万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了医疗救助。兑现了国家核定批复我省的47.8万农村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两位数的“双降”。初步建立了全省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平安贵州”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人民群众安全感提高3.93个百分点。

第六,加强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完成了国家考核目标任务。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扎实推进,在全国率先实现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全部关停。新建成57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深化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改革,完善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3%和4.8%。在清水江和三岔河流域分别开展水污染补偿试点和实行河长制管理模式,出境河流断面水质稳步改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稳步推进。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完成治理面积653.71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面积341.8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34.6平方公里。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为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用地保障。全年新增建设用地22.33万亩,增加2.6倍。整理复垦开发土地53.49万亩,其中新增耕地20.3万亩。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新成果。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基地项目加快建设,六盘水市被国务院纳入国家循环经济区试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提高2和1.4个百分点。

第七,下大力解决社会事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一些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两基”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检查,标志着我省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普九”债务化解全面完成。农村初中和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分别由375元和225元提高到500元和300元,提前一年达到国家生均定额标准。对6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实行生活费补助政策,受助面由初中扩大到小学。对37.02万名普通高中特困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高校贫困生给予资助。新招聘特岗教师7012名。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顺利完成。贵州大学校园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25%,提高2.13个百分点。及时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手足口病,加强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控。完成54.6万户地氟病防治炉灶改良任务。新建和改扩建36个县级医院、13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4000个村卫生室,扩建4个地级以上重点中医院。坚持把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6.96‰。实施出生缺陷干预覆盖常住出生人口的80%以上。对110万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家庭兑现了奖励扶助和优惠政策。新建或改扩建195个中心乡镇计生服务站。“贵州侗族大歌”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贵州解放60周年,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贵州数字图书馆建成并面向全省提供公共服务。完成了一批县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改造或设备配置。贵州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建成33万座农村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农村新增可接收广播电视人口120万人。完成全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新增城镇数字电视用户65万户。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第九届全国民运会筹备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00个。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气象、人防、参事、新闻出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第八,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逐步增强。省属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制和省属国有企业办全日制普通中小学移交工作基本完成,全面终结全省144户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法律程序。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省属国有企业重组取得积极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省级财政对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等工作有序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在32个县开展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在31个县实施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启动省和部分市县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地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开展。监狱体制等改革积极推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深入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长10%。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等领域的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行政立法,试行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委托起草,拓宽公众参与立法途径。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11件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颁布4件省政府规章。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完善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大对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和涉及民生项目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7个省级单位的988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行政复议工作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保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2009年我省各行各业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实践证明,虽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只要我们不自甘落后、不亦步亦趋、不急功近利、不争论折腾,始终坚持经济落后工作不能落后的信念,始终坚持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敏锐捕捉发展机遇,始终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系统谋划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沿着正确方向做正确的事,振奋精神、团结拼搏,扎扎实实干事创业,完全可以把工作做得出色,在某些方面达到先进水平,完全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推动我省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国家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态势面临严峻挑战;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仍然是制约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矛盾;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力度、速度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制约了农民增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还需继续加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影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仍较突出,对外开放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特别是与我省交通物流等硬件环境加快改善相适应的前瞻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政府行政效能、管理服务水平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峡大坝立起来以后,西南地区的气候就没有正常过 ,是它的影响吗?

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过度对水资源的开采,森林植被的破坏。特别的近几年对水利发电厂的大量建设,极度破坏了本地区的生态平衡。大家可以查一下。自从三峡工程开始后,西南地区有多少这样的工程在建。这些工程建设没有多长时间。西南就开始干旱了,西南地区干旱都和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对滇池围海造田,没几年在78滇池都见过底。呼吁对大自然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开发,这些开发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平衡是一种严重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新的平衡。 一、干旱灾害及其分类

干旱灾害是指在足够长的时期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份亏损,河川流量减小,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结果是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蓄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

从学科观点看,干旱可分为四大类: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

二、干旱产生的原因

干旱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系统相联系。除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戈壁、沙漠地区)造成当地缺水少雨之外,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形成干旱的直接原因,而大气环流异常,海气和陆气相互作用会导致降雨偏少,蒸发加剧,这是干旱发生的根本原因。

干旱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一般将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毫米至5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半干旱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

三、我国干旱灾害的主要特征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区域、季节和年际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1、干旱灾害季节性强

从季节分布上看,我国的旱灾主要类型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其中春旱灾害最为严重,主要发生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长江上游和云贵高原也时有发生。

2、干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我国干旱地区具有面积广,分布不均,且地域差异大等特点。严重的干旱区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浙、赣南部与两广北部地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和滇中地区。

近50年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有五个明显的干旱中心:东北干旱区,主要集中在4~8月的春夏季节;黄、淮海干旱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流域地区,以7~9月出现干旱几率最多;华南地区,干旱主要出现在秋末、冬季及前春;西南地区干旱的范围较小,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干旱发生不仅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集中性,如1470―1949年间北京地区出现的170次干旱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而且在空间上具有群发性,如1950年春,内蒙古大部、甘肃河西走廊、冀北、陕北出现干旱,7~9月长江、淮河、黄河、汉水流域广大面积出现干旱的年份,自1950年至1980年就有11次。

3、干旱常伴着高温

许多干旱灾害出现的同时,往往同时出现高温,致使旱情加重,这种情况在长江流域伏旱期最明显。比如2006年夏季夏季长江中上游的四川、重庆遭受了189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罕见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四、这次干旱灾害的情况及产生的原因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三至五成,平均气温比以往偏高1℃以上。进入2010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贵川、广西、重庆的旱情持续加重。

据民政部门统计,旱情持续5个月来,截至2010年3月23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严重的干旱灾害,给我国西南地区的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今年我国西南的干旱至今未有缓解迹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长时间大范围的干旱?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候专家大多认为,高温少雨是出现干旱的直接原因,但又是什么造成高温少雨的呢?个中原因众说纷纭。

1、干旱少雨是出现干旱的最直接原因

“高温少雨是西南地区出现干旱的最直接原因。”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认为。他解释说,从大气环流形势看,入冬以来,南支槽偏弱,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比较弱,致使水汽供应不足,加之南方地区气候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响应滞后,西南地区容易出现气象干旱。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维宏对记者分析说,“西南地区干旱,直接原因是大气低层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偏弱。背后原因是印度洋及其亚洲南边缘海的海温偏高,而我国北方和东部陆地地区温度偏低,即下垫面温差的梯度方向与常年发生了异常。”

2、西南大旱是否因“人祸”引起存争议

气候学专家的解释还未得到广泛认可,又有人提出“人祸说”。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减弱。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的生长会迫使其他物种减退,最终令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目前云南橡胶林面积达300万亩,桉树林的规划面积更达到3000万亩,如此庞大的生态系统改造是不是造成大旱的一个诱因?

此外,近年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建设密集上马,一座水电站,就会对河流的流域生态带来重大改变,金沙江上游现有“一库八级”电站在修建中和将要修建,上游对江水的蓄积,不仅让下游的河道干枯,也会使地下水位降低。而西南水电开发的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几十个三峡大坝的水平,如此巨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将造成怎样的生态影响,它是否也是大旱的一个原因?

再有就是江河的污染。这次大旱之时有记者驱车在贵州沿途采访,发现由于采煤业污染,当地许多河流放眼望去,绵延数十公里的水面上一片“漆黑”。大旱之中,一滴水都弥足珍贵,可与此同时,大片大片水源因为污染无法饮用,这难道不值得警醒吗?

五、面对极端干旱灾害的对策及建议

近年来,干旱成为我国“曝光率”最高的一种气象灾害,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09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就有3个事件与干旱有关。

经综合分析,未来十天,我国西南重旱区仍无明显降雨,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的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不仅如此,华北地区春旱逐步发展,东北、华北、西北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比较突出。中国将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不利局面。西南地区继续维持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形势仍然严峻。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采取怎样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呢?

(1)针对当前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严重旱灾,政府各部委,应该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共同研判灾情发展趋势及旱灾救助工作。还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寻找水源,保证人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努力开展抗旱保生产工作。

(2)应积极利用大气、水文及自然资源,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增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等,将高温酷暑旱灾损失降到最低。

(3)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应深化环境保护意识,主动采取防旱抗旱措施: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降雨;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的危害以及由之引发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4)气象、水文等部门应充分利用资料,对干旱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成因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加强气候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在全球气候变暖、水分和能量循环加快,极端气候频频发生的背景下,我们应加强合作交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重视对极端天气气候的监测、诊断、和预测研究,提高对干旱灾害发生发展的预测预警能力。

贵州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

贵州民族,贵州多个民族的统称,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和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7个少数民族。

2009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占全省的30%,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6个,占全省的52.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5%。还有253个民族乡。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贵州省的气候环境

贵州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在1000—1400毫米之间;年无霜期在250—300天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4—6摄氏度,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15—23摄氏度。独特的气候特征,使贵州成为理想的休闲旅游和避暑胜地。

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贵州省、百度百科-贵州民族

征集一下2009年到2010年3月1号的极端天气

其实是这样的 由于全球变暖 据权威统计至18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温度高了3——5度 可能你觉得不是很高 单你想想人体温度上升1——2度是个什么感觉 由于温度升高气候变得极端化 比如2007的冰雪灾后 2008的高温 这些都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因为温度升高使内能增大加快了气候的多变和极端化。

四川新林6.28特大洪灾

1.15 股票开始大跌

1.28 罕见全国大雪

4.28 山东火车重大事故

5.12 大地震 7.8级

·贵州:暴雨引发严重山洪灾害 造成30人死亡13人失踪

·江西:全省8县21站遭遇大暴雨 造成3人死亡2人失踪

·广西:已造成4人死亡1人失踪 28日发布暴雨警报

·湖南:已致107个乡镇近百万人受灾 死亡11人失踪9人

·重庆:暴雨造成全市4区县13乡镇3万人受灾 死亡2人

·湖北:49个县遭遇暴雨袭击 死亡5人直接损失3000万

·江苏:镇江暴雨呛死数万斤鱼 千人哄抢 闪电5万次

·浙江:小梅镇暴雨后山洪暴发 两小时转移百余村民

·广东:暴雨袭击广州 两名女大学生遭雷击昏迷

东北哈尔滨遭遇龙卷风造成重大伤亡

山西吕梁一煤矿发生爆炸事故 43人被困井下

8月5日17时49分,青川县发生6.1级余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

热带风暴“北冕”8月6日白天登陆广东珠海

8月30日 攀枝花发生5.6级余震 地震致33人死亡

9月2日 美国又来超强飓风 不过还好 估计不会死人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009年7月以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等五省(区、市)遭遇百年一

(1)材料中提到的发生旱灾的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选项中D表示的是降雨,有利于旱情的缓解,是人们盼望的天气;

(3)云南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泥石流和洪涝、干旱灾害;

(4)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为了解决干旱可行的做法有在当地修建水库、水窖等蓄水设施,并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中学生能为抗旱做的就是注意平时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呼吁人们养成科学合理的用水的好习惯;

(6)昆明有“春城”之称,它夏季凉爽,冬季温和,这是因为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地处亚热带、热带地区;

此外云贵高原的海拔近2000米,海拔升高,气温会降低.

故答案为:(1)南方;(2)D;(3)A;(4)C;(5)注意平时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呼吁人们养成科学合理的用水的好习惯;

(6)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地处亚热带、热带地区,云贵高原海拔近2000米,海拔较高.

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09年入秋至2010年春,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

小题1:A

小题2:D

试题分析:小题1:造成我国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夏季风强,来得早退得晚,降水多,洪涝灾害,夏季风弱,来得晚退得早,降水少,干旱。

小题2:在西南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兴修水利设施,解决时间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解决空间上的不均为跨流域调水。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气候的特点:①季风气候显著;②雨热同期;③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以西为非季风区,以东是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中旬为梅雨季节,7、8月雨带北移则多伏旱。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气象灾害。我国四大灾害性天气:(1)寒潮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灾害性天气。(2)台风是我国破坏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3)水旱灾害是我国最最严重、最频繁的灾害性天气。

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09年入秋至2012年春,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错误;

云南省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常发生涝灾,故B错误;

云南省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故C正确;

云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不明显,气温年较差较小,故D错误.

故选:C.

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的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小浪底水库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完工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水库.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

故选:D.